8月1日,在2021年河南省首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赵东阳表示,经过省疾控中心实验室病毒测序,并与近期境外输入病例毒株比对分析,本次疫情主要为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引起。
一是传播能力明显增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德尔塔病毒和其他的非VOC和老的病毒株比起来,传播率增加近100%,就是增加了一倍。近期广东省暴发的德尔塔变异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动力学研究也提示,传染力也比以前的流行毒株增加了1倍。同时,反映它传播能力的还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传播速度,主要是它的潜伏期和传代间隔都有所缩短,大概平均缩短了1-2天。过去潜伏期我们知道大概是5-6天,现在大概是4天多。它的传代间隔过去是4、5天,现在变成了3天左右。
二是可能导致疾病严重程度增加
这在我们国家广东疫情的研究观察中没有看到它能够明显增加疾病严重程度。但是在英国的研究中,发现德尔塔病毒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增加的迹象,与Alpha变异株相比,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患者住院风险增加了2.6倍。它对病死率的影响,目前还没有获得明确的研究结果。
三是目前现有的研究和观察也提示,新冠疫苗对预防德尔塔病毒的保护力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现在的疫苗对德尔塔病毒仍然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它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通过以下几个主要方式传播的:
呼吸道飞沫传播
就是我们打喷嚏、咳嗽甚至说话喷溅出来的呼吸道的飞沫携带病毒,会导致跟他近距离接触的人感染,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式。
呼吸道飞沫、分泌物,污染了物体表面,病毒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其他人用手接触了这个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沾染了病毒,接触自己的口、眼、鼻的时候,就会被感染。
或者叫气溶胶传播,特别是在室内,通风不畅的狭小空间,如果有感染者咳嗽、打喷嚏,会形成非常细小的呼吸道分泌物颗粒,可以在空气中悬停,其他人吸入,就可以导致感染,甚至排出病毒的人离开这个空间,在空气中仍然会有病毒存在一定的时间,其他人进入以后会导致感染。
临床数据显示,任何一款疫苗都不是百分之百的预防感染的,但是总的判断,目前各种变异株仍然是在现在疫苗可控的范围之内。我们国家去年以来采取的防控措施也都是有效的。
基于在境外大规模疫情国家开展的真实世界研究,特别是像在智利开展的一千多万人的研究过程当中,我们国家科兴公司的疫苗总体保护率,就是对所有症状、轻症的保护在65%以上,对预防重症、进ICU监护病房和死亡病例的保护分别高达87.5%、90.3%和86.3%,这充分说明,我们国家的疫苗可以有效地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率。
现有的研究也显示,全球各条技术路线的疫苗,对新冠变异株保护力确实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对这种变异株,它仍然还是在疫苗保护范围之内的。特别是它的中和抗体和保护率,还都是一定程度的存在的。
疫情高、中风险地区的人员要取消外出旅行。
其他地区的人员出行前要认真查询旅行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状态,要暂缓前去高、中风险地区旅行。
无论到哪里旅行,都要做好个人预防,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和减少到室内人员拥挤的场所。在室外活动,也要注意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特别是那些尚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或者全程接种新冠疫苗但还没有满14天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尽量不去外地旅行。
面对德尔塔病毒,省疾控中心提醒全省群众,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提高疫情防范意识和能力:
一是近期要合理安排出行,减少跨省市旅行,如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确需前往的,应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准确记录好自己的活动轨迹,返豫后须主动向所在社区(村)报备,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二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全面加强个人防护,在所有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中均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不扎堆、不聚集。
三是要时刻关注个人和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切勿自行治疗,应及时佩戴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和排查,并如实告知个人旅居史、活动史和接触史,就医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四是要积极配合政府组织开展的各项疫情防控活动和措施,如核酸检测、社区管控等;目前的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疫苗依然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比如科兴公司在智利真实世界的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科兴公司的灭活疫苗整体保护力为65%以上,对重症的预防保护达到87%以上。在这里也提醒大家要积极接种疫苗,提高全程接种意识,加快人群免疫屏障建立。在接种疫苗后,个人防护也不能放松,要将两种手段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保护作用。
五是一定要从官方渠道获取疫情防控动态,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